怎么選擇RFID無源和有源在應用上的區別 |
發布時間:2018-05-21 16:43:46 | 瀏覽次數: |
20世紀中期,無線電技術的理論與應用研究是科學技術發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發表的理論文章“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頻識別RFID的理論基礎。由此可知,RFID技術的發展已走過了整整60年的歷程.而今天小編為大家主要介紹RFID技術中有源和無源的應用?
RFID標簽的應用場景 無論是有源RFID還是無源RFID,它的作用都是為了識別貨物,但它們的應用場景卻不盡相同,在傳統的物流體系中,有源RFID因為信號強、覆蓋的范圍比較廣,一般應用于倉儲。而無源RFID往往應用于運輸,嚴格控制出貨量和安全。 RFID技術的應用場景,有源和無源到底該怎么用?! 有源RFID和無源RFID都各有利弊,只能用于特定的場景,作用被大大受限。在帶板運輸的理念下,采購、生產制造、倉儲、分銷,托盤都會跟隨貨物一同流轉。如果托盤上的標簽能夠同時兼容有源RFID和無源RFID,可以給運輸、倉儲帶來極大的便利。摩方智能托盤的“智慧物流芯”能同時兼容有源和無源RFID,應用到不同的場景。但怎么去實現數據精準識別? 綁定GS1全球唯一編碼想要打造標準化物流體系、優化供應鏈平臺,做到產品溯源、上下協同就需要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從標準托盤和全球統一編碼標識(GS1)為切入點。GS1對于托盤來說,就相當于為每一塊托盤發放了一張“身份證”,GS1編碼本身并沒有意義,但RFID讀取的所有數據,都可以通過GS1編碼來進行信息對接。摩方每一塊智能托盤都有全球獨一無二的編碼,來確保數據的精準。
RFID技術的應用場景,有源和無源到底該怎么用? 在途運輸使用有源標簽每一塊摩方智能托盤都有專屬的GS1編碼,運輸到中轉站無需進行卸貨掃描,通過有源RFID高頻感應,車輛只要駛進感應區域,終端自動識別車上所有的貨物信息,將數據與GS1編碼進行綁定,確保貨物信息、運輸狀態無誤。 這樣可以大大節省人力盤點的成本,也降低了貨物損毀、丟失的概率。 倉儲環境使用無源標簽智能倉儲的打造是每一個企業都在進行的事情,但智能倉儲改造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所以國內智能倉的改造占比并不高。 智能倉的改造包括了出入庫管理、貨物存放管理、自動化管理。為什么要在倉儲環境使用無源標簽呢,目的就是為了對貨物進行精準管理。 常見的物流大倉都屬于立體倉,一般貨架都會有3-4層,面積可達幾十畝地,在這樣一個倉儲環境下,怎么去確保貨物的數據準確,精準到每一個單元、每一種貨物,單靠有源RFID是不現實的。 無源標簽的使用就是為了進行貨物精準的存放管理,通過對貨架的改造,讓每一個貨架都可以對托盤上的無源RFID進行感應,只要對應的貨物放到了指定的位置,托盤上的RFID標簽就會被激活,傳輸貨物的種類、信息。 貨架一般都在1-2m,而無源RFID的感應范圍在60cm左右,兩者完美契合,不需要擔心會誤讀旁邊貨架的貨物信息。 |
怎么選擇RFID無源和有源在應用上的區別相關射頻識別設備與應用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