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中RFID技術的應用方案 |
發布時間:2018-06-13 16:43:33 | 瀏覽次數: |
博物館里盛納著文化的血脈。很多說自己熱愛文化的人,其實不了解何謂文化,很多人認為文藝范兒就是穿上民國長衫。在博物館里盛放的,那些價值連城的器物、書畫,其實,在當初,可能不過是普通人家所用,那些文字、圖、銘刻……其實都是文化的載體。那么它的管理又是怎樣的呢,今日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博物館RFID技術管理方案。
一、平臺構成 智能博物館系統主要由邊緣層數據采集系統、標簽管理子系統和管理中心子系統組成。 數據采集系統:包括固定、手持式閱讀器,中間件、客戶端組成,負責讀取電子標簽,并向管理中心傳輸信息;標簽管理子系統:負責電子標簽發卡和打印;管理中心子系統: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包含防偽應用軟件、網管系統以及其他系統的接口等2 RFID智能博物館系統解決方案RFID智能博物館系統整合現代數學及密碼學最新成果、自動識別技術、微電子應用技術、材料科學以及防偽領域的最前沿技術,可以支持博物館的藏品管理、藏品防盜等應用。 1、藏品登記入庫管理 由應用服務器為新藏品發放標簽,建立藏品信息并與標簽關聯,記錄藏品入庫時間,使用手持機采集藏品標簽在庫房內的位置并上報應用服務器,予以記錄。 2、 藏品出庫管理 管理員持有手持機到進行取貨,每取一個藏品讀取并記錄該藏品標簽信息,出庫操作完成以后將手持機數據傳送到應用服務器,由應用服務器進行數據記錄,記錄實際出庫的藏品;RFID博物館解決方案3藏品盤點管理由操作員通過應用服務器制定盤點清單,將盤點清單傳送給手持機,操作員持有手持機在博物館內進行盤點,每讀取到一個盤點清單中的標簽則進行記錄,盤點完成以后將數據傳送到應用服務器,由應用服務器給出盤點報告,列出未盤點到的藏品。 3、 藏品定位 通過RFID資產定位功能,能夠隨時知道某個資產的當前位置。 通過手持機,能夠快速從眾多的藏品中找到管理者需要的藏品。操作人員實現把想要尋找的資產的EPC號碼下載到手持機上,然后使用手持機在庫房中尋找該資產,手持機掃描到資產以后,發出提示聲音,操作人員根據手持機天線所掃描的方向,找到對應的資產應用系統的監控軟件實時顯示標簽的當前位置信息,一旦發現某個時刻沒有接收到某個標簽的信息,則監控軟件要立刻進行告警提示當應用系統發現資產的位置發生錯誤時,監控軟件要立刻進行告警提示。 4、 后臺管理 負責所有入庫藏品檔案登記、工作人員證件制作登記,以及數據庫的備份恢復等工作。后臺管理實現三個功能:數據庫管理、人員檔案管理和文物檔案管理。后臺還可根據需要,查詢文物的檔案資料以及出入庫等各項數據,并統計報表。
二、藏品防盜系統 應用場景 博物館內的藏品常常受到人為盜竊的威脅,因此需要極為可靠的防盜系統以實現對館藏品的智能化防盜和保護。采用RFID技術實現對館藏物品的跟蹤監測,以期在館藏物品移動到一定范圍之外時即能夠自動引發警報系統。 系統方案 標簽設計 RFID電子標簽附著在館藏物品上,采用防拆卸設計,即一旦標簽被強行從目標物品上拆除,標簽會自動發送報警信號到閱讀器,并引發后臺警報系統。 閱讀器天線覆蓋 閱讀器天線采用特殊設計,其發送的信號可以穩定覆蓋在預先設定的特定區域內,若一個覆蓋區域內的物品離開本區域,除非事先獲得批準,否則后臺系統在獲知該標簽離開此區域后,立即觸發警報系統。 出入口閱讀器設置 在博物館出入口和主要通道安裝閱讀器,入口閱讀器用于發放無線標簽和標簽的注冊及物品的登記。出口閱讀器用于對被保護物品的識別和告警,正常帶出博物館的物品在出口處進行標簽的注銷和歸還。 在博物館出入口安裝閱讀器,入口閱讀器用于識別進入博物館的物品并自動布防,出口閱讀器用于識別被帶出博物館的物品,經過人員確認后進行撤防。 后臺監控 閱讀器及天線將保護區域內被保護物品上標簽的識別碼通過信號集中器發到監控中心監控主機,在屏幕上動態顯示每個標簽的區域位置,當標簽有異常移動時進行告警。 |
博物館中RFID技術的應用方案相關射頻識別設備與應用方案 |